各地中考

按省/直辖市查询:北京 | 上海 | 天津 | 重庆 | 河北 | 山西 | 内蒙古 | 辽宁 | 吉林 | 黑龙江 | 江苏 | 浙江 | 安徽 | 福建 | 江西 | 山东 | 河南 | 湖北 | 湖南 | 广东 | 广西 | 海南 | 四川 | 贵州 | 云南 | 西藏 | 陕西 | 甘肃 | 青海 | 宁夏 | 新疆 | 台湾 | 香港 | 澳门

您现在的位置:e度中考网 > 中考资讯 > 资讯

11人\"挂读\"重高无一上重点应重新考虑择校挂读

来源:www.aerpp.com 2025-05-31

中考资讯

然而,记者调查发现,不少重高中,挂读生几乎都考不上重点大学,不少学生连分数线都没上。而原本中考分数和这类挂读生差不多的学生,在普通学校中却获得了很好的成绩。

为挂读使尽各种“招数”

一所省二级重高负责招生工作的副校长告诉记者,今年,接到需要出去挂读的咨询电话,学校均是统一口径——拒绝。但到时候是不是均能阻止父母如此做,他们心里一点把握也没。“有的父母非常执着,就是感觉去了省一级重高才有期望上好的大学。”

杭州某省一级重高校长也直言,每次中考结束后,就有各种各样的父母通过各种不一样的渠道,期望进他们学校,尽管学校苦口婆心,期望父母冷静对待,但真的能听进来的没几个。

重高读了一半需要回去

李乐(化名)去年中考的时候,差他梦寐以求的省一级重高仅5分,减15分后他落到了一所省二级重高。以他当时的分数绝对称得上是该学校的“领头羊”。可他的爸爸妈妈不甘心,儿子明明是上省一级重高的料,如何能“屈身”在此?于是,挖空心思拿到了一所省一级重高的挂读名额。

学校苦劝无果,只能“放”走了李乐。没想到一学期将来,孩子主动需要回原学校。由于到了省一级重高,他才真的看到了差距:“事实上,李乐和一般同学的差距起码在20分左右。”

以前,李乐是班里的好学生,成绩都在班里前几名,忽然成了“差生”,李乐感觉无所适从,成绩也愈加差。本来“挂读生”的身份就让他感觉抬不起头,如此一来,李乐愈加封闭了。

合适孩子水平的才是最好的

从杭城一所省二级重高2006年和2007年“择校挂读”的数据作剖析,2006年,该学校去省一级重高挂读的学生30多人,其中,11名文科生和21名理科生报名参加高考考试,考上第一批院校的文科为零,理科仅一人;考上第二批次的文科一人,理科3人……最后文理相加,还有7人连组档线都没上。

2007年,学校依旧有7人在外挂读,结果无一人上第一批分数线,3人未上组档线。

另一所省一级重高校长坦言,学校每届高三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,大多是“择校挂读生”,能考上1、二批的只不过极少数。

一位省二级重高的校长举了一对双胞胎的例子。“姐妹两人同时参加中考,分数差不多。姐姐挂读去了省一级重高,妹妹上了省二级重高,分数相对靠前。在不少人看来,姐姐是这次中考的成功者,妹妹无疑是个失败者。可是三年后的高考考试状况却截然相反,妹妹考上了第二批院校,姐姐连三本线都没上。”这位校长说,他举如此一个例子,只不过想说明:只有合适我们的孩子的学校,才能真的帮助孩子成功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2021年湖南邵阳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真题(图片版)
  • 2021年山东济南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真题(图片版)
  • 全等三角形3

[中考资讯]冬季多吃些糯米有御寒

[中考资讯]氧气和空气要点大全